邁向零碳新世界,該知道的事!

工業革命以來是「排碳經濟」,用化石燃料賺錢的商業模式。

未來是「減碳經濟」,獲利都來自於減碳。

2015年底,全球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達成巴黎協定,承諾2100年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不超過攝氏2度,並努力控制在1.5度內。

但各國減碳成效不彰,IPCC在2018年發出預警,最晚在2052年,地球就要升溫突破1.5度。

從關切到急迫,全球都在關注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正當各國絞盡腦汁想辦法降低碳排放量,新的國際貿易也相應成形。

巴黎協定的內容?

《巴黎協定》(法語:Accord de Paris,英語:Paris Agreement)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包括觀察員巴勒斯坦國及聖座)於2015年12月12日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

這是第一部針對氣候變遷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條約。

《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是「以工業革命前的水平為基準,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2°C 內」,並致力達到以升溫幅度1.5°C為上限。

《巴黎協定》確定了明確目標,並針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同時將世界多數開發中的國家和地區納入,

但這項協定對他們並無設定強制約束力,依照目前的框架下由各國自主推動,對於不遵守的情況只能透過每5年檢視減排成績,透過再談判的方式施壓,是否能夠達到目標充滿未知數。

IPCC是什麼?

IPCC,全名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世界氣象組織(WMO)於1988年共同建立的。

其主要目的是為政治領導人提供關於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的定期科學評估,並提出適應和減緩戰略。

IPCC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提供科學評估:

IPCC的評估報告對一定時期內氣候變化狀況做出基本判斷,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權威依據。

  1. 影響國際政策:

IPCC的評估報告對全球氣候政策有著重大影響。例如,其報告對《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和《巴黎協定》的內容產生了重要影響。

  1. 提供政策建議:

IPCC的評估報告不僅提供了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解讀,還對氣候變化的衝擊和可能的對策提供了政策建議。

  1. 推動全球行動:

IPCC的報告呼籲全球必須「立刻行動」,才有機會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因此,IPCC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評估報告對於推動全球氣候行動具有重大影響力。

什麼是碳洩漏?

過去在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下,生產高碳排商品的企業為了規避法規,把工廠轉移到較為寬鬆的國家。碳關稅的徵收,就是防止碳洩漏的類似問題。

碳洩漏(英語:carbon leakage)是指一個國家採用較嚴格的氣候政策而減少排放量,導致另一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情況。

如果一個國家的排放政策增加了當地成本,那麼另一個政策較寬鬆的國家可能會具有貿易優勢。

在對生產的商品的需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可能會轉移到價格較低、標準較低的國家,最終全球排放量並未減少。

什麼是碳成本?

碳成本,或稱為碳定價(Carbon Pricing),是指「為二氧化碳制定一個價格」。

這是各國減緩全球變暖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通過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成本來鼓勵污染者減少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來源。

碳成本的實施方式主要有兩種:「影子碳價」和「內部碳費」。

「影子碳價」(Shadow Price)是企業在內部進行投資決策時對碳排放造成的損害估計的價值。

僅僅是作為一個內部參考價格,幫助企業評估各種方案的環境效益,這樣可以鼓勵企業採取更多的低碳發展措施,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內部碳費」(Carbon Fee)是企業內部向自己的業務單位或部門徵收的一種碳價,並激勵各個部門或業務單位採取減排措施,進一步減少碳排放。

什麼是碳權?

碳權(Carbon Credit)指的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額度或減量額度。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排放額度(Emission Allowances)

在碳排放交易機制下,政府會先設定某項活動的總排放上限,然後以拍賣或免費配給的方式將這些排放額度分配給企業或個人。

這些排放額度可以在二手市場買賣或交易,稱為碳排放權(Carbon Emission Right)。

二、減量額度(Emission Reductions)

是指企業或個人透過某些減排措施所產生的實際減少的碳排放量。這部分減少的排放量可以折合成減量額度,作為抵消或交易之用。

例如清潔發展機制(CDM)下產生的認證減量(CER)。

所以簡單來說,碳權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或減排「配額」,可以在carbon market上進行交易。透過這個市場機制來達到獎勵減排和懲罰排放的效果。

結論

碳成本已經成真! 從前都只談全球暖化,沒有體現碳成本,碳關稅讓大家感受到這似乎不只是口號。

我們該重視減碳經濟,未來從投資自生能源、販賣低碳科技,到透過碳交易制度、碳權交易,相信都能為企業創造獲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