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的未來競爭力,看誰夠「綠」!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其中主導地球超過百年的石化產業,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革。

其實我們人類生活與石化產品息息相關,從早上起床開始牙膏的界面活性劑;通勤時汽機車的輪胎,上班族會使用的電腦、手機,午餐便當的餐盒、餐具,超市購買蔬果的保鮮盒和包材,沐浴乳的界面活性劑,還有睡覺的枕頭等一堆數不勝數的眾多生活用品。

石化產品早已滲透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而石化產業是排碳大戶,它消耗的能源,佔全球製造業總量的三成,不容小覷。

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地球的最佳方式。然而,如果全世界沒達成碳中和目標,不能減緩升溫速度,物種將面臨空前危機,進行大滅絕。

屆時,會有成千上萬的居民無家可歸。但如果直接禁止石化產業,不僅人們無法適應,經濟也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蕭條。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說過:「主導市場一個多世紀的石油巨頭,三十年後可能一文不值」。

在這波氣候變遷的衝擊下,許多石油公司紛紛找尋生存之道,考慮出售油田、大力投資再生能源、推動綠色轉型、積極研發低碳產品。

而石化業也在台灣製造業舉足輕重,排碳佔14%,排名第一。臺灣政府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打算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

企業通往碳中和之路

「未來十年,台灣石化業將面臨最大的挑戰―節能減碳」

因為台灣產業超過四成外銷,而歐盟、美國的碳關稅即將上路。碳稅將所有環境成本給予定價,課徵碳稅,石化產品將不再廉價。

若將研發成本完全轉嫁給下游,就算消費者有心理準備,勢必也會因為價錢而改變生活型態,甚至不予妥協,拒用大量塑膠產品。

隨著國際減碳聲浪日益漸長,而聯合國也正式向塑膠宣戰,談判國際塑膠公約,建構全球塑膠廢棄物再利用體系、限制塑膠生產、禁用一次性塑膠,預定於2024年底完成談判。

都可看出,聯合國對全球塑膠展現堅定的決心。

為了配合國際間節能減碳的議題,臺灣政府希望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這一目標,臺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其次,政府將鼓勵能源轉型,並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使用。

同時,臺灣政府將加強監管,制定更加嚴格的法律和標準,以確保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此外,為了跟上國際間禁塑膠的腳步,政府也將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推動碳中和產業的發展。

政府將促進環保科技和綠色產業的創新,鼓勵碳中和的投資和創業。通過這些措施,臺灣希望成為碳中和產業的中心,為全球提供永續解決方案。

碳循環將成為石化產業永續的關鍵

碳循環最終目標是不多用一滴石油,以回收廢塑膠、製程廢氣的碳變成原料,讓整個碳循環的每個製造流程都要循環,原有的原料不斷回收、使用、再循環、再利用、再分類、再翻新、再製造。

以前為什麼沒採取這樣愛護地球的碳循環,是因為成本太高。但如果現在排碳需要成本,將研發和製程移到碳循環的領域,也是大時代所趨。

實現碳中和和碳循環需要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環保署要求2025年,至少四分之一來自再生塑膠粒料。同時也鼓勵企業採取碳中和實踐,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許多企業已經採取了行動,推出了各種碳中和實踐,如節能減排、採用了太陽能發電,以減少使用化石能源的依賴。

碳循環趨勢已確定,以後材料會從兩個地方出來:一、碳中和的生質材料,例如玉米澱粉。二、塑膠回收。

此外,政府還提供了碳中和諮詢服務,説明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這些服務包括碳中和審核、碳足跡測量和碳中和計畫編制等。

小型企業也可以採取碳中和實踐,為環保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政府提供碳中和諮詢服務,説明小型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

此外,政府還提供財政支援,鼓勵小型企業採用可再生能源和環保技術。

企業在碳中和面臨的挑戰和障礙

要實現碳中和目標,需面臨許多挑戰和障礙。

  1. 目前化石能源仍然是主要能源來源之一,轉型需要時間和資金。
  2. 二氧化碳能做的化學成品僅十幾種,需全盤且周延的計畫。
  3. 塑膠回收再利用常有降級問題,要實現從「搖籃到搖籃」還得研發。
  4. 臺灣的民眾環保意識還不夠,缺乏對碳中和的認識和支援。我們常用的紙杯,其實有塑膠淋膜,回收也很難處理。
  5. 此外,碳中和產業的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援和投資的支持。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碳中和事業。
碳循環實踐在商業機會上的應用

「品牌間的競爭,背後是各供應鏈之間碳足跡全方面的競爭」

當品牌商減碳力道更強,永續減碳、循環經濟的壓力就最大。然而,將碳循環用來協助品牌客戶,改良設計與材質,建立整個循環性的商業模式,也是商業機會的極大運用。

「消費者願意會成會支付成本!」

在歐洲,永續ESG變成主流議題,許多人都認同此價值也願意付諸行動。同時全球電子廠紛紛宣布產品回收塑膠比例也將越來越高,以前我們沒注意到的回收材料,沒想到未來會是商機所在。

國際碳稅不是付給外國政府,就是付給台灣政府,為了勢必賣價都會提高。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好好研究碳循環和碳中和,畢竟它具有巨大的商業機會。

同時政府鼓勵企業創新,開發技術和解決方案,為碳中和產業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臺灣企業的碳循環成功案例

臺灣企業已經出現了許多由「黑轉綠」的成功案例。某些企業已經採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例如:台塑集團投入回收再生,設立碳捕捉實驗產線。李長榮化工,以EPP取代保麗龍,玉米澱粉製造琥珀酸取代塑膠淋膜。

銘安科技,以生物可分解塑膠製吸管,供貨給星巴克。這些企業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借鑒和啟示,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碳循環事業。

結論:臺灣碳中和的未來

當所有人都說要減碳,其實避免過度消費,同樣也可以減少碳排放量。

雖然面臨著許多挑戰和障礙,但我們能可以對碳中和的未來充滿希望。從線性消費轉向碳循環模式,是對地球友善的方向。

同時也相信,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為人類和地球的未來做出貢獻。

 

聯繫我們瞭解更多節能減碳的實踐和諮詢服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